《操场上》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操场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操场上》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1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认识两个偏旁:足字旁和提手旁。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4、学会写4个生字:八、入、大、天。
教材分析:
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画、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在操场上学生活动的情景。本课属于按事物规律识字一类,反映的是学校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也较感兴趣。教学时,可将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有机结合起来,教材又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新理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看图说、再反复多种形式学习词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增强了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本课插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他体育活动,学生在生活中见过或玩过这些体育活动,因此对这个内容比较感兴趣。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读6个词语,识记14个生字,正确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牢记14个生字。
课前准备:
课件、字卡、词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1、小朋友,课间都爱在哪儿活动?(师板书课题,生跟着书空)
2、读题,注意读准平翘舌音。
3、你最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
二、指导看图,学习生字
1、老师这儿有一幅小朋友下课后在操场上体育锻炼的图画,(贴出挂图),仔细看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参加什么体育活动?(生说一种活动,师出示这种活动名称的词卡,贴在黑板上。)
dǎ qiú bá hé pāi pí qiú
打球拔河拍皮球
tiào gāo pǎo bù tī zú qiú
跳高跑步踢足球
2、你能借助拼音读出这些活动的名称吗?(指名读、齐读)
有9个生字宝宝想和大家交朋友,大家愿意吗?(贴出生字卡)指导学生拼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4、怎样才能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呢?同桌互相讨论认清字形的好办法,并汇报。
5、读生字,找规律,认识足字旁和提手旁。
把提手旁的字放在一边,认识提手旁,读偏旁名称,说说提手旁跟什么有关系,并请学生做一做动作,让学生在运动中识字,给提手旁的字组词并说话。(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跟手的动作有关的词呢?)
扌:打拔拍……
把足字旁的字放在一边,认识足字旁。(方法同上)
足:跳跑……
6、出字谜,学生猜:一点一横长,口字摆中央,下面一扇门,门里张着嘴。(高)你会给小伙伴出字谜吗?(让学生积极动脑,快乐识字。)
7、练习说话:
(1)下课了,我在操场上。
(2)是我最喜爱的体育活动。
三、指导写字
1、比较“八”和“入”。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3、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八”和“入”。
板书设计
dǎ qiú bá pāi tiào gāo pǎo bù zú
打球拔拍跳高跳步足
扌(提手旁):打拔拍……足(足字旁):跳跳……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字卡,指名给生字组词读。
2、齐读生字卡、词卡。
二、读儿歌,学生字
1、上节课我们看图了解了一些体育运动,并认识了一些生字宝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其中有一些生字宝宝藏在这首儿歌里,让我们一起读儿歌,找到它们,把它们圈出来。
2、(老师贴出字卡)请大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曲调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指名读、当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xiǎng kè zhēn shēn tǐ
响课真身体
3、你是怎么和它们交上朋友的?说说你识记字形的好办法。
响——复习口字旁,组词说话。
课——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复习三点水,组词说话。
真——不能少写一横,组词说话。
身——与“真”比较,撇要出头,组词。
体——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复习单人旁,组词说话。
4、做“接龙”游戏,分组说带足字旁、口字旁、三点水、提手旁的字。(学生说,老师写,看哪条龙接得最长。)
接龙游戏:说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看哪条龙接得最长。
足:
口:
氵:
扌:
5、生字宝宝又跑到儿歌里去和大家捉迷藏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自由借助拼音读儿歌,注意读正确。
铃声响,下课了,
操场上。真热闹。
跳高拔河拍皮球,
天天锻炼身体好。
6、指名读儿歌,师生评议。再指名读,比赛读,
7、齐读儿歌,注意读出欢快的语气。
8、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很多同学在参加体育锻炼。)引导学生课后也多参加体育锻炼。
10、指导背诵儿歌。
三、拓展活动
1、读读画画,把你喜欢的体育活动涂上你喜欢的颜色,书中没有的可以自己补上。
2、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名称写在卡片上,和小伙伴一起读,并介绍玩法。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比较“大”和“天”。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3、生在田字格中书写,评议。
五、作业
1、练习写生字。
2、练习说话。(自选)
板书设计
xiǎng kè zhēn shēn tǐ
响课真身体
《操场上》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经历学具操作与讨论的过程,获得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学具操作与讨论的过程,获得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算式表示比多比少的问题,理解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课余时间,你们在操场上都做什么游戏呀?有的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小朋友跳跳绳,还有的小朋友玩扔沙包大家在课间做着丰富多彩的游戏,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老师也正在做游戏呢。谁来说一说他们在什么游戏?(出示课件)哦!他们在”踢键子”呢。看!多开心呀!
设计思考:本课的主题图是孩子们熟悉的课间活动,色彩鲜艳的画面一下吸引了学生,从孩子们熟悉的场景中开始一节课的学习。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观察数学信息
图中隐藏着许多数学信息呢!你发现了吗?小明发现老师有2人,同学有8人。小红说他看见男生有3人,女生有5人。谁还有不同的发现?这个小朋友说,他看到一共有7个毽子。(课件出示相关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设计思考: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加法问题
谁来说一说你提的数学问题?好!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小强提的问题吧!(课件出示问题)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谁来解决?
小英列的算式是2+8=10,
2表示有两个老师,8表示有8个学生,2+8=10所以操场上一共有10个人,谁还有不同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刚的问题!(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该怎样解决呢?对!用3+5=8,男生有3人,女生有5人,一共有8人。
3、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
小丽的问题和他们的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的问题是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这个问题很新颖,以前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小丽真是个勤于思考的孩子。
4、该怎样解决小丽提的问题呢?可以和你的'同桌合作,借助我们的学具摆一摆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桌合作摆学具)
5、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是怎么摆的。(课件出示)用学具里的图形来代表人数,8个三角代表学生。2个圆圈代表老师,怎样摆更容易看出三角比圆多几个?对,一个圆对着一个三角,最后三角比圆多出6个,所以学生比老师多6个人。
6、该怎样用算式来表示呢?同学的8人减去老师的2人,得6人。8—2=6所以学生比老师多6人。
在这个算式中,8表示什么?2呢?6呢?同桌互相说说8—2=6表示什么意思?
7、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还可以怎样说?还可以说老师比学生少几人?是的,虽然是两种问法,但是含义相同,8—2=6既可以表示学生比老师多6人,也可以表示老师比学生少6人。
8、小红也想提一个比多比少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她的问题是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试着写出算式。
9、还有不同的数学问题吗?笑笑提的数学问题是正在踢键子的比不踢键的多几人?还可以怎样说呢?对!还可以说不踢键的比正在踢键的少几人?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有7个人正在踢毽子,有3个人没有踢毽子,那正在踢毽的比不踢毽的多几人呢?对!多4人,用算式7—3=4,所以正在踢毽的比不踢毽的多4人。
(设计思考:比多比少的问题较为抽象,因此,为让学生有一个形象的基础,借助摆学具,指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学具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问题的意义,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运用提高
1、摆一摆,填一填。数学书43页的第一题,请你先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再解决所提的问题。
2、看图列算式。
3、数学书上43页的第二题。
4、实践活动:调查小组内男生、女生的人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
5、同桌两个人合作摆学具,出一道比多比少的题。一个人提一个数学问题,并根据问题列式解答。(设计思考:练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新知。)
四、课堂总结,情感升华通过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会解决了比多比少的问题!非常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希望小朋友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好吗?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