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杠杆》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杠杆》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课堂上我利用典型、生动且为学生熟悉的事实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进入猜想,要求他们不要盲目猜想,而应根据现有的知识或体会,进行有科学依据的猜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并自然地进入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巡视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上的错误,避免错误的数据误导学生,使每一组都能顺利完成实验。课上能及时对学生作出客观、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这一节课的关键是对数据的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实验结论隐藏在数据中不易被发现,因而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数据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寻找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得出结论。
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产生各种的猜想和结论,激发更多的学生发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整理等。每个环节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而大部分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发现、实践、归纳。通过该节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还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了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的精神。
实验基本达到自己的预想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生使用的器材都是实验室提供的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以至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类似。若实验中杠杆由学生自己制作,用身边的一些小物品作为阻力,实验的数据不会类同就更有说服力,实验的效果可能会更好,所以这一个探究实验还有待完善。
另外,一下几点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1.杠杆这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根据杠杆的五要素把生活中的杠杆模型和理想的理论模型结合起来,比如剪刀、夹菜的筷子、指甲剪等。
2.这节还有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画支点和力臂,这里既牵扯到数学点到直线距离,有涉及到物理的力的作用点和力的示意图,学生感到非常困难。
3.画力臂并比较力臂大小是下面杠杆分类的基础,一定要多练并让学生过关。
《杠杆》教学反思2《杠杆的平衡》这节课是粤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的一节课。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着科学探究进行的。由于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学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我在本节课教学中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上。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始终是把学生放在一个学习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引领着学生进行研究的一个主导地位。现在的教学,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更多的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从提出疑问到自主讨论再到作出猜想然后实验验证以至最后的得出结论。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不再拘泥于某个特定的结论,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才能。我在教学中充当的是组织者、共同讨论者的角色,在实验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积极主动性,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实验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与正确的结论。
不过在对平衡架进行研究的时候,还可以大胆的突破教材原有的框框。让他们尝试在多种的挂法,能否使杠杆平衡,结果又会如何?发现了什么规律?
另外,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受时间限制,实验探究没办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行探究,需在课后,让学生继续探究。
总之,本节课我是充分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新课程的理念,使科学贴近学生生活。同时又通过列举利用杠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使课堂与社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现在则就是通过学生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体现了注重科学探究的课程理念。
《杠杆》教学反思3一、“力臂”的教学
在学习了杠杆五要素中的动力、阻力和支点这三个要素后,继续建立“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为使“力臂”概念的给出不会显得太突兀,我以撬棒撬石头为例,提出问题:使用撬棒撬石头时,能否将石头撬起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回答:与用的力的大小有关、还与手握的位置有关(教师点明:即动力的作用点)、与用力的方向有关、还与石头的重力有关。教师引导:前面三个因素归结起来就是动力的三要素,我们以前讲过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那我们现在所说的用硬棒将石头撬起,也就是力的作用效果,证明学生建立的假设与学过的理论相一致,很有道理。接着继续引导设疑: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与石头到支点的距离有没有关系呢?(即与阻力的作用点有关)。——还与阻力的三要素有关。
接着通过板演,引导学生分析:动力的作用点不同,会使得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同;动力的方向不同,也会使得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同,所以,动力的作用点和动力的方向对动力作用效果的影响都可以归结为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长短对动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将其定义为“动力臂”;接着,再给出“阻力臂”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板演,及时地在黑板上记下每个分析后给出的结论,再将每个小电给出的结论进行总结,最后得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
“力臂”概念的建立是这节课的难点,力臂的作图是这节课的重点,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所以也是这节课的难点。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会无从下手,所以我先进行了作图前的预热和引导:先让学生作2个图——点到线的距离(包括不需要延长线的长度和需要延长两种情况);再讲解力臂作图的例题,强调:①力的作用线不够长时,要用虚线延长;够长就不需延长了;②注意力的作用线和力臂都用虚线画;③垂直记号和表示力臂长度的打括号记得要标明。接着让学生练习课后题,讲解后引导学生小结作图步骤:①找支点;②画作用线;③作距离(特别强调: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力的作用线上的一段)。
二、“杠杆”教学中需要强调的几点:
①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都应在杠杆上;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两侧,则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同;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同侧,则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②研究杠杆的平衡的实验中,将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的原因是: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写成“便于直接读数”是错误的;③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沿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点的连线垂直方向的力是最小的动力(当杠杆是形状规则的硬棒时,这个力就是与杠杆垂直的力);④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不省力,但省距离;都不能省功。
《杠杆》教学反思4……此处隐藏6058个字……。按表中规定进行实验。
实验可分成哪三种类型?
实验1: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2: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3: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物重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拉力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请分析对比数据,看有什么发现?
三组实验的结果:
实验1: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费力)
实验2:重物(力)<拉力(费力)
实验3:重物(力)>拉力(省力)
③根据以上的分析,谁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
3.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1)分组观察剪子。
思考:剪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2)分组观察镊子。
思考:镊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镊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3)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观察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三点,研究它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思考: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的?
板书设计:
杠杆
力点支点重点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不省力`不费力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费力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省力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发现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激发了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研究的兴趣。
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
《杠杆》教学反思13《杠杆》是小学自然六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它与《轮轴》、《滑轮》共同构成《工具》一章。
这一课是我作为实践课来上的,由我们辅导组的自然教师互听互评。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如果给你一根棍棒和一个可以移动的支点,你能胜过两个甚至更多的同学吗?”
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兴趣很高,举手的很多,为了给学生增强可信度,我特意请了班上力气比较大的三位同学,让其中一位在棍棒的左边,另两位在棍棒的右边,并要求左边的同学可以任意放置杠杆的支点,看看一个人能否胜过另外两位同学的力量。游戏正式开始后,左边的那位同学并不象我预计的那样,他把支点放置棍棒的中间位置,结果棍棒两端一起用力,还没有分出什么胜负,棍棒就“啪”的一声断了,再用其中的一段来实验,结果还是断了……
由于课前我可能太大意了,或者也太高估或低估了学生的水平,本来一下子可以很好完成的实验,却用了足足五分多钟的时间,以致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后面的课堂教学。所以,我想课前的准备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自然课,哪怕是一个细小的东西,课前也要好好推敲,仔细研究学生心理,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可以的话,多准备一些材料就更好了。
《杠杆》教学反思14这一课的前半部分“认识杠杆”,我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杠杆的三个作用点:阻力点、支点、用力点。对略变形的双杠杆、支点在旁边的杠杆,学生也能自主分析和判断。其中,在判断螺丝刀是否是杠杆时,我认为学生的观点要比教参中的更完善。他们认为:在拧螺丝钉时不是杠杆,而用它来撬东西时就是杠杆。对于书中介绍的几种工具,我认为都需要学生找出它们的三个作用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这三个部位的熟悉,也有利于后面杠杆尺的研究中,学生关注这三个作用点之间的联系。
我把这一课的重点放在了“研究杠杆的秘密”。这一课的实验设计我觉得并不难,但是怎样判断这种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却有点难度。
学生在讨论后,大部分同学提出的方法是: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可以看挂的钩码数,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少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省力杠杆,反之就是费力杠杆,如果两边钩码数相同,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这种方法在实验中是比较费时的。还有小部分同学提出来方法是:两边的钩码数相同,变化与支点的距离,如果用力点处下沉则是省力的,反之则是费力的,如果杠杆平衡则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他们认为:同样多的钩码数,说明两边用的力是一样的,而同样的力我可以把你撬起来,说明我用的力还可以比你小一些,所以可以判断是省力,反之道理相同。另外,还有个别同学提出在离支点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变化两边的钩码数。这种方法大家不赞同,理由是两边离支点的距离相同,那么只有钩码数相同时才会平衡,也即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而当两边钩码数不相等时就无法判断是哪种杠杆了。
在学生实验时,我没有强调哪种方法好,只是让学生按照自己认同的方法研究。实验后学生各有收获,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实验速度比较快,而且也很容易就得出来科学结论,但更深一层的规律发现不了;而使用第一种方法的学生虽然实验速度慢些,但他们却发现了新的内容:左边的钩码数乘这个点到支点的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右边这个点到支点的格数。
这一课的教学中,汇报也是一个难点,由于每组学生的实验数据都比较多,按以往的将所有的数据都汇报出来,则是很费时,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在汇报时,要求每一个组分类进行,即先各组汇报杠杆省力的情况两组数据,并说明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根据大家的观点去判断自己组杠杆省力的几组实验数据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提出来与大家讨论,重新判断杠杆的用力情况。其它两种情况也按照这个方法汇报。
关于实验中钩码的挂法,我主张左右各挂一个孔比较好。学生对杠杆的研究才刚开始,如果出现一边挂两个孔,实验结论就比较难概括了。如果想在实验结论得出后拓展,那可以尝试一边挂两孔的方法。建议书本封面的图修改成一边的钩码只挂一个孔的,以免误导学生
《杠杆》教学反思15杠杆是一种简单的力学机械。本课首先让学生认识杠杆,解杠杆的三要素,实践中得出杠杆的使用中的省力条件,再通过杠杆尺,解和掌握平衡条件。整个的学生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活动中,并且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总结得出相应的一些结论。整个活动还是比拟的顺利的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一说。
首先在学生探究杠杆的省力条件的时候,想以下的几个方面需要改进。首先学生通过猜测,然后进行实验探究验证。但是验证的条件需要充沛的准备及改善。活动过程中,用的橡皮作为支撑物,铅笔作为杠杆,来撬动铅笔盒。通过学生的实践,虽然能够得到结论,想如果让学生再准备一些其它更好的资料比方:尺子或者木棒等会更好的效果。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结论和效果。
其次在杠杆平衡试验的时候,实验过程的应该加以改造。首先示范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这样学生依照这个思路去做,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我完全的将探究过程交给了学生进行探究,学生有些困难,效果很是不好。想可以示范的进行演示局部,学生就能够得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