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教学反思1班里孩子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孩子有19个,女孩子却只有5个。男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导致整个活动室经常是乱烘烘的。而且,我发现,我们的孩子总喜欢扯着嗓子大声说话,使得一次好好的交谈变成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对于孩子自己,说话音量过大,一是会损坏喉咙,影响声带的发育,二则是会给人留下不礼貌、没教养的印象。即便是一句简单的“你好!”,不同的音量,不同的语气,都将产生不同的效果。谁又愿意听到那刺耳的问候呢?
对于整个集体,若是天天生活在这一嘈杂的环境中,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听觉,更加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以及注意力。研究表明,一个人若是经常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易形成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尤其对孩子,原本是无忧无虑、轻松自由的他们,却过早地感叹染焦虑,那是地孩子多大的摧残啊!
那么,孩子为何会这么大嗓门地说话呢?天生这样吗?遗传的因素固然有,但更多的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有时,几个孩子在共同讨论一个话题,大家都有很强的表现欲,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争先恐后,互不相让,你一言我一语。而这时候,有的孩子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往往会采用大声嚷嚷的方法,以为只要自己大声地喊,就能超过别人的声音,就能被大家所听到。你的声音这么大,我的声音比你还要大。这样就造成了“一浪高一浪”的现象。
仔细反思,孩子中间产生这种现象,作为老师的我们,其实也有着不可推卸是责任。活动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很多个体的存在,无视他们的反应,无视他们的心理,更无视他们的语言。其实,就在某个角落里,有一双充满期望的眼睛正在看着你。就因为老师的忽视,而使他们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剥夺了他们表达的权利。这个时候,那些表现欲强烈的孩子往往会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喊出来。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老师的注意,才会让大家听到自己的`声音。而我们的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为了维持“你是学生,我是老师”的师幼关系,则会用更高分贝的音量来压倒孩子,稳定局面,觉得只有这样做才不失老师的尊严。殊不知,下面有着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在注视着你,你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他们效仿的对象。
久而久之,这一切都将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孩子的声音越大,老师也就越想压过他们。而老师的声音越大,孩子也会试图用更大的音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曾经也看国一些有关国外蒙台梭利教学的纪录片。蒙台梭利教学法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这种教学法之所以走过那么多年 ,还能有如此众多的追随者、推崇者,自然有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就针对以上所提到的现象,我觉得“蒙氏”教育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一“静”字。孩子各得其所而又各得其乐,他们自由,但又不会影响同伴,他们活动,但又如此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丝毫没有喧哗的场面。特别之间的交谈都是轻轻的、“温柔”的。当然,我们不能盲目推崇任何一种教育方法,但是“蒙氏”所营造的这样一种氛围,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们的孩子为什么就能做到这样?是天生的?不是!孩子的天性都一样。那么,既然孩子的差别不是主要问题,那老师的方法就值得探讨了。“蒙氏”认为,教师的职责并不在于教导孩子,而是为孩子准备一个丰裕而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假若教师身体力行,师师、师幼之间的交谈都是轻轻的、温柔的,那么,我们的孩子还能大声喊叫吗?
幼儿园教学反思2欣赏季节的景色,感知季节特点是每月主题的重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的更为明显。从春天到夏天到现在的秋天,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感受季节带来的不同感受、不同色彩、不同景物。本月的教学主题是“缤纷世界”,给小朋友展现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秋天,所以小朋友对秋天的感受经验更加丰富。
本次活动的儿童诗内容不复杂,运用的文字表现形式小朋友较为容易接受。所以在本次活动的教案设定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原设定的目标是“看图学诗歌”,针对班级小朋友的能力,设定不太高,所以在准备中准备了图夹文和文字的展示。考虑到班级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所以一开始展示的是图夹文的形式,让小朋友结合图片更形象的学习诗歌。班级部分小朋友的识字水平较好,所以在图片旁边附上了文字。小朋友通过电子图片形象的欣赏到了优美的语句,感受语言的魅力,文字的展现丰富了小朋友的'语言表达。
大部分小朋友能在本次活动中学习到诗歌中的语言表达形式,并尝试简单的仿编。能力较强的小朋友会在活动中,更多的表现自己对秋天的不一样感受,在这个环节上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去探讨,所以在活动后的交谈中老师继续引导幼儿谈论这个话题,发现小朋友的思维是很不错的。在活动中,有部分小朋友会如此表达“我很喜欢秋天也很喜欢糖果,所以,我会说,秋天是甜甜的。”这样感性的表达很棒。在仿编环节,我增加了很多秋天的景色图,帮助小朋友拓展思维,利于小朋友创编。活动效果较好。 《秋天的颜色》这是一篇语言欣赏的儿童诗,小朋友能马上发现诗歌里谁说什么的原因,是因为和自身的关联。语句的表达很优美,小朋友也能根据自身的语言经验创编出类似的语句。
幼儿园教学反思3空气是游戏的好伙伴。它会轻轻托起一切,它会痒丝丝地亲亲脸庞,它会住在气球里、皮球里、空盒子里……在它的怀抱里,风车、风筝、肥皂泡尽情嬉戏;和它在一起,风铃叮当叮当,悄声细语;一眼看见它,“大嘴怪”大口大口吞噬,鼓得肚皮圆圆……
空气是如此有趣、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其他的事物呢?在这个主题的学习过程中,或许不仅有幼儿的成长,也有教师可以获得的启迪。可以由此而了解如何选取适合幼儿的,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自主生成更适合的活动设计。
我们的班级工作是以家长工作作为基础的,我们觉得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是班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除了与家长交流教养经验以外,更重要的是宣传新的幼教思想、幼教概念,每周的主题活动都应该有家长的参与,如在这一周中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给气球充气,直接了解充气的`步骤、方法、注意要点,并在幼儿园有关活动时带上气球。家长和孩子共同装饰两个气球,使孩子每天观察气球的变化,如气球变瘦了吗,为什么。
这样的活动是家园合作下才能够得以更好的开展,此项活动的开展,使幼儿获得了乐趣。增长了知识。萌发了对空气的祝福之意,感激之情。对我们来说,爱孩子不是说在嘴上,要挂在心里,爱孩子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家庭状况。爱孩子就是关怀孩子,就是尊重孩子, 爱孩子就是责任,因为有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才会做的更好。在每个主题的课堂时间与课的生成中,我们还要有细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爱心,这颗爱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这颗爱心撒向每一个角落的都是一样的爱,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心,赢得 ……此处隐藏17159个字……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批评指正。笔者也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认知和研究深入进行修正。
有机会阅览了金山区教师进修学校赵剑岚.我觉得这位老师写得很好,举了三个教学中的真实反思让我很有启发。是的,以
前我写教学反思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作一个简单的描述,而现在我在写教学反思时也有了改变。 对教学失败的原因我会想为什么会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在哪里,为什么我提问的问题幼儿没有回应。例如学习很活动《花儿开了》,这是一节失败的'课程,因为老师没有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没有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学目标太高。于是我利用春游亲子活动的机会,发动家长资源,到公园寻找春天的花。同时请家长用数码相机拍下来。有了生活经验我重新设计了一节《花儿开了》。在交流分享中,孩子们都互相介
绍着自己认识的花。活动中,老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小朋友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
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位教育名家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能成为教育行家。” 新课程后,更多的是强调老师的课后反思,在学习了之后,我觉得反思是不可少。
1、记成功之举
每次活动都有成功之处,将当中的成功记录下来,对今后的教育都能起到作用。
2、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3、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我们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幼儿园教学反思15角色游戏“汽车总动员”是子课题《角色游戏中幼儿社会性秩序感养成之实践研究》中的一个区域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次游戏:“老师,他们在打架!” 角色游戏作为一种通过幼儿模仿、想像、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形式,它的突出特征是社会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也不断攀升,拥有汽车成了家庭较普遍的需求,汽车也成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可以说,孩子们选择和设置有关汽车的角色游戏区,满足了内在的需要和兴趣。但是,游戏开展过程中,一番热热闹闹的叫卖和相互之间的介绍与询问之后,孩子们拿着买到的小汽车玩了起来,活动区内的交流渐渐趋于平静,最后,销售员也加入行列,与顾客玩起了汽车大战。有幼儿向老师汇报:“老师,他们在打架!” 原因分析:不可操作的材料、简单的情节、有趣的玩具汽车等是孩子们注意力转移、导致角色游戏不成功、角色意识不明确的原因。 原来,为了布置游戏区,幼儿从家中带来了许多精美的仿真小汽车,有些甚至非常高档。他们的'注意力被这些汽车吸引过去,于是出现了幼儿放弃角色职责玩小汽车的一幕。
改进建议:
1.事先熟悉材料,减少玩具的新鲜感。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幼儿玩一玩小汽车,减少他们对玩具小汽车的新鲜感,同时增加小汽车的数量和种类,以立体纸工汽车、积木汽车、可拆卸的玩具汽车为主。
2.根据角色游戏情节发展的需要来调整和增加游戏材料的操作性。请幼儿想一想汽车买回去后还需要做些什么。如有幼儿说汽车需要装潢、需要领证、需要保险……可以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共同决定开一个汽车装潢公司,在汽车上进行装饰,这样可以增加汽车的可操作性,让游戏充满乐趣。第二次游戏:他等得有点着急 经过一次修改,活动区内增设了规范的收银区、装潢店。销售区与其他两个区都进行了有意识的划分,游戏材料也进行了改进。游戏中角色之间的语言交流也变得丰富起来,出现了这样的对话:问:你的车有什么优点?答:车内空间较大,而且不耗油。问:你们搞不搞活动?答:原价25元,现在活动期间卖给你10元吧……问:我想给我的小汽车装潢一下。答:你想用什么材料?选什么颜色?……就这样,幼儿选好汽车就去刷卡付款,买好汽车就去装潢,没有出现汽车大战。游戏情节的丰富和发展促进了角色之间的交流,帮助幼儿明确角色职责,使他们在通过模仿成人行为的过程来了解买卖过程中的规则和秩序。 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乐乐今天做的是顾客,他买好了汽车去装潢,连续去了三次,每次去,工作人员都说:“等一等,这一辆我还没有装潢好呢。”乐乐只能在装潢店周围转来转去,又不能自己动手装饰,只能焦急地等待,嘴里不停地说:“怎么还没有装潢好啊?怎么还没有轮到我啊?”其他的顾客因为“买车”早,可以边看着工人给自己的车装潢边提建议,可是乐乐等了好久都没有排上队,他等得有点着急,抱着汽车无所事事。 在装潢店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太长,无法满足幼儿合作与交往的需要,会削弱游戏兴趣,影响幼儿游戏时的愉悦情绪。原因分析: 装潢店的规模太小,只有两位工作人员,忙不过来。由于幼儿对装潢店游戏材料的使用方法不够熟练,如有的幼儿在即时贴上蘸浆糊往小汽车上贴,所以装潢速度偏慢。再加上装潢店没有专门接待顾客的员工,没有创设一个交往的环境,延长了等待的时间,冷落了等待的顾客。
改进建议:
1.适量增加游戏角色,创造交往环境。如可以增加接待人员,有礼貌地接待顾客,安排座位,倒杯开水等。
2.增加游戏材料的种类,增大幼儿装饰材料的选择范围。这次游戏装潢材料有即时贴、彩纸等,下次可以增加印染好的作品,或废旧图书等。
3.增加游戏的区域,丰富游戏内容。如可以增设试车区。通过与幼儿一起讨论、制作画有交通标志的试车板的过程,引导幼儿增设游戏区,丰富游戏内容。如此,幼儿在装潢车辆之前可以先试车,一方面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又熟悉了交通秩序,同时又可以减少消极等待。 以上是角色游戏“汽车总动员”目前的游戏情况,这是我们第一次将角色游戏和秩序感相联系展开研究,正经历着一个从茫然无措到思路清晰的过程。期望经过改进后,第三次游戏能日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