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1-15 14:11:17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八篇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八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课题

填写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计算类课题)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学到了什么)认识、了解、掌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会/体会/初步了解了……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兴趣;

体会与生活密切相关;

提高交流合作的意识;

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

三、教学重点

本章的知识点(宏观的、具体的)

四、教学难点

易错点

五、教学方法

1. 讨论法

2. 情景教学法

3. 问答法

4. 实验法

5. 讲授法(一般从中选择3个就可以了)

六、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以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为例)

通过设计悬念导入,以实际生活为例,运动会需要人手一面小彩旗,每面小彩旗五元钱,班级一共四十八名学生,如何计算;如果每人再加一个袖标,每个袖标七元钱,又如何计算。引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来探讨问题。

2. 新课教学

① 通过学生讨论,计算例题的两种解题思路;

② 进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③ 归纳总结出竖式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3. 巩固练习

练习一:

练习二:

4.课题总结

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来回顾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请学生代表来回答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

5. 作业

通过视频展示/绘制卡片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今天的作业内容。

七、板书

(有标题、图形、例题、专业术语)

八、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

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

线段大小比较,线段的性质是重点。

知识难点

线段上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

教学准备

棉线、中国地图等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

1、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什么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

2、讨论第124页思考题:

学生分组讨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如果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为什么?

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动手,再说一说。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

为什么?

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结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3、做一做:

测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

(小组合作完成)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数学书P94-96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起经验。

(游戏)要求:一定发生的就立正,不发生的就坐着不动

(1) 太阳从东方升起

(2) 明天要上学

(3) 地球绕着太阳转

(4) 明天会下雨

明天会不会下雨呢?都有可能,但可能性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举例:做游戏时用掷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始,二个人每个人的可能性都是1/2。

1、教学例1

同学在打乒乓球时是怎么决定谁先发球的 ?

提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一共有2种情况,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对于运动员来说,无论猜左还是猜右,猜对的可能性是一半,猜错的可能性也是一半.

可能性是一半用分数怎么表示 你怎么想到是

追问:2表示什么, 1呢

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所以猜的结果只有"对"或"错"两种可能,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用这种方法决定谁先发球是公平的'。

2、同步体验。

拿出一个口袋。

(1)谈话:这里面原来有一些球,现在放入一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肯定有疑问)

(2)打开袋子(一红一蓝)问:有答案了吗 你怎么想的

(3)交流中明理:一共2个球,任意摸一个,有2种情况,摸到红球是1种情况,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再往袋中放入一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为什么

(5)疑问:为什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会不同呢 这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6)小结:一共有几个球,红球有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一.

三、迁移和提升。

自学例2,并集体讲解

“试一试”

“练一练”

四、实践与应用。

1、”非常6+1”,共有12只蛋,9只金蛋,如果你是第一个打进电话的人,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第一个人砸了一个蛋是金蛋,而你是第二个打进电话的人,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

2、语文中的数学问题。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平分秋色、十拿九稳、天方夜谭、百发百中

3、练习十八1-2

四、全课总结,感受价值.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小学数学 ……此处隐藏3720个字……什么呢?(让学生猜一猜,激起兴趣。)

老师坐在小板凳上,分别请三位学生站在老师的正面、侧面和高处拍照。

在电脑上展示刚才拍的照片。

生:这些都是老师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师:同学们天天都在学校学习,肯定都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也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来观察这张讲台,看一看从不同角度观察这张讲台能不能看到不同的形状。

小结:刚才我们用相机当成自己的眼睛让同学们发现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所看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看一看。

二、观察、交流(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

(1)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这张讲台,然后互相说说

观察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学生活动。

注意: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如,可以先引导某个小组的学生站在一个角度观察,再帮助他们调换位置,使其他小组的成员知道观察的方法。

(3)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讲台。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

么样子的?

生:我站在左侧面,看到了桌子的'上面和这里(指了指侧面)

师:哦。看到了两个面,这是左面。

生:我站在讲台的前面,也看到了两个面,是上面和前面。(让学生指一指)

生:我观察到的讲台的形状和某某同学是一样的,只不过我是站在这边(指了指右侧面)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还有哪位同学是怎样观察的?

(学生可以从一个角看到三个面,或者趴在上面看到一个面,又或者在每个面前蹲下来,看到一个面。)

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三、巩固练习。

1. 出示课本的观察讲台图。

2. 说一说图上的三个人可能分别看到讲台的哪几个面?

3. 想一想,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图中的三个人可能分别看到讲台的哪几面?

生:我先说图上的老师。我认为老师可能看到讲台的上面和前面。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老师很高,他只能看到上面。

生:笑笑看到桌子的上面和她前面的一面。(左面)

生:淘气是站在右角边,他可能看到上面、前面和右面三个面。

师:为什么?

生:我刚才在观察物体时体会到的。如果不是站在桌子的一个面的正前方看,而是站在桌子斜的方向,就能看到三个面。

小结:通过上述验证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观察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4. 连一连

(1)按照刚才讨论的结果,让学生连书上的图。

(2)交流。(让学生说说哪幅图是谁看到的。)

四、认一认

1. 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侧、正面。

2. 交流、体会长方体的上、侧、正面。

(1)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分别指着上、侧、正面,让学生说说是哪个面?同时板书。

(2)再将一个长方体不停地变换着摆,每次都让学生指出上、侧、正面,从而加深理

解:一般朝上的那个面叫上面,对着观察者的那面是正面,两侧的面称侧面,最后让学

生自己说说,只要意思说对即可。

(3)拿出不同的长方体,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上、侧、正面。

(4)拿出一些长方体形状的实物,让学生指着说说它们上、侧、正面在哪里?

小结:通常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朝上的一面称为上面;面对自己的那一面称为正面;两侧的面称为侧面。

五、完成练一练

1. 第一题。

(1)引导学生审题,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反馈:说一说你的同桌对了没有,如果错了帮他纠正过来。

2. 口算

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反馈。

3. 连一连,说一说。

4. 观察一个物体,小组内说说他们的上、侧、正面各是什么样的?

六、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回家观察一个物体向家长说出你看到的面。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方法: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教材。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课前准备利用《完全解读》课前预习 ; 发导学案,天平称一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目标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方程的意义,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学案中的学习目标,知道我们本课所要掌握的内容

1、理解“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二、自学讨论展示交流

1、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2.学生小组讨论后,在小黑板上展示相应的学习成果。

(图1)在天平左边放一只100克的空杯子,右边放一个10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两边( )。

(图2)在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发现( ),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 ) 重,现在还需要增加( )克的重量才能使两边平衡。

如果水的重量是X克,我们可以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关系:( )

(图3)天平1的法码有200克,左边杯子重100克,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根据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可用式子表示( )。

天平2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 )边倾斜。( )边重些,可用式子表示( )

课堂小结:1像这样含有( )的等式,称为( )。

你能写出一些方程吗?

三、课堂小结过关检测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

2、下面老师将对同学们所学的内容进行检测,看哪些同学学得好。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是的在( )里打√。

28+12=40( ) x-13 51( ) y+17( ) 4x+48=64 ( ) 34〈 11+42 ( ) 5(a+3)=35 ( )

(2)根据下面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1)a的5倍等于100

(2)125与y的和等于200

(3)x除以2等于b

(4)a的2倍减去y的差是20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