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音乐教案范文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学习快、慢两种速度敲击乐器。
2、教幼儿看指挥调节自己敲击的速度。
3、引导幼儿学习与集体保持速度一致地演奏,养成爱护乐器的习惯。
【活动准备】
木鱼、小鼓、沙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自由讨论“打喷嚏”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呢?你们为什么会打喷嚏?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一千零一个喷嚏》。
二、教师讲述故事,探讨故事角色特点。
1、教师讲述第一遍故事。
提问:故事的题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它是怎样解决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并模仿故事中角色的特点。
小兔:刚开始走路是一蹦一跳(中速)发现大灰狼迅速奔跑(快速)搓辣椒粉(快速)小兔学大灰狼打喷嚏(从重到轻)小兔回家(中速)。
大灰狼:刚开始跟踪小兔时悄悄地走(中速)追赶时的脚步声(快速)大灰狼打喷嚏(从重到轻)。
三、幼儿分角色用“脚步声”为故事配上节奏。
四、幼儿尝试各种乐器。
1、组织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乐器,待会儿,小朋友可以上来敲一敲、拍一拍、听一听各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像谁的脚步声。
2、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师:刚才你玩了什么乐器,你觉得他发出来的.声音像故事里的谁在干什么?
五、幼儿持乐器为故事配节奏。
1、幼儿集体边听故事边看指挥配节奏。(师指挥,并进行实际情况指导)
师提出要求:
①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②不要让乐器随便发出声音。
2、根据幼儿配乐的效果,进行第二次配乐。
3、幼儿交换乐器后进行第三遍配节奏。
4、师小结并请幼儿一起收拾整理乐器。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我选择设计了音乐游戏《碰一碰》,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音乐游戏的情景中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更感性和直观的认识,增加对自己身体各关节各部位的了解,同时激发幼儿对音乐以及音乐游戏的兴趣,并且试图让幼儿在自己的唱游中不断丰富新游戏,新规则,激发孩子的创造想象能力,提高孩子之间的合作表演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随音乐旋律愉快地进行游戏。
2、感受乐曲活泼有趣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歌曲录音带、身体各部位的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趣部分:
1、律动:《请你摸一摸》(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做摸摸头、拍拍肩、跺跺脚等动作,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对自身各部位进行了解。)
2、欣赏音乐,了解歌词内容后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为了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激情部分:
1、教师示范游戏:师:“这首歌曲不仅好听,而且还能做游戏呢,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两位教师随音乐示范游戏。(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教师的示范表演,让幼儿对游戏方法及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幼儿参与游戏打下了基础)。
2、让我们一起来跳一跳。(教师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根据每句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第一遍先让幼儿自己跳,掌握基本;第二遍鼓励幼儿找旁边的好朋友一起跳一跳,初步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愉悦部分:
找一找,玩一玩。(在这一环节中,全体幼儿一起参与游戏,由于人多拥挤,教师应在游戏之前提出明确的要求:认真听音乐,随音乐旋律和歌词内容进行游戏;同伴之间不互相拥挤。)
(四)主动学习部分:
幼儿改编歌词进行游戏。师:找一个好朋友,看看你还想和好朋友碰哪里?(鼓励幼儿说出小朋友之间还有哪些部位可以碰一碰,教师用图片做标记后,组织幼儿随音乐进行游戏)
(五)师幼一起评价游戏情况。(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及表现力和创编能力等组织幼儿进行自评和他评,并提出下次游戏的要求。)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与游戏相结合的活动,这种活动比较能刺激幼儿的神经,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活动中,孩子们能在音乐声有趣的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脚,开心的笑着,游戏着。要求幼儿能边唱歌边与同伴合作游戏,刚开始时幼儿只记得去寻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记了唱歌,但是通过老师与幼儿之间的示范,这让孩子能更好的掌握了游戏的.规则。本次活动是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的,采取了边唱边与幼儿一起玩的形式,这就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歌曲和动作。此外,在活动中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碰一碰”的热情,也给幼儿与幼儿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认识更多的朋友。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感受音乐的不同性质,并根据音乐做出不同动作。
2.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运用形体表现。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一段活泼的音乐,一盘剪辑好的音乐磁带(由活泼的、优美的、有力的等各种不同性质的音乐串连而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律动《健康歌》
2.感受音乐,并尝试用形体动作表现。提问:你听到这段音乐有什么样的感觉?请幼儿跟着这段音乐,用形体动作来表现一下。
3.韵律游戏:我会动播放串连的.音乐磁带,请幼儿随着音乐得变化,变化不同的动作。老师随机按下暂停键,当音乐停止时,幼儿即停下,并摆出一个独特的造型,静止不动。
活动建议
剪辑的音乐的性质可以丰富一些,但不宜变化太快,每一段音乐都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感受和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音乐三段体回旋式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发挥幼儿的想象。
3、熟悉音乐,能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对美的感受。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磁带《风中的童话》ABA段。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三段体结构。
1、根据弦外音做适合的动作。(柔和→活泼→柔和)
2、再次欣赏音乐,区分段落。
(1)动作是怎样变化的?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欣赏)
(2)音乐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
(3)乐曲中有个小秘密,是什么?
(4)整首乐曲可以分几段?为什么?
(5)小结:一首乐曲分成了3段,这种形式的乐曲称为
三段体。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其中第3段音乐和第1段音乐是重复的、一样的,只有第2段是不一样的,这样形式的乐曲也叫三段体,它是三段体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完整欣赏,再次感受音乐三段体。
三、分段欣赏,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感受音乐。
(一)第一段:
1、我们一段一段来听。
2、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与哪幅画给的感受是一样的,为什么?
3、能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二)第二段:
1、听听第二段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2、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与哪幅画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为什么?
3、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三)第三段:这音乐与刚才哪一段音乐是一样的?小结:重复三段体概念。
四、幼儿用动作完整表现音乐的形象
1、集体表演。
2、分角色表演。
3、讲评。
五、结束:回活动室。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感受音乐的“韵律”。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按韵律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播放器、“库企企”音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入。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有趣的音乐课,但是在上课之前呢,老师要来讲一个故事,请你们仔细听,等一下来告诉我们,你听到了些什么?”
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库企企”的小精灵,它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宝藏。为了宝藏不被别人偷了去,小精灵“库企企”把它藏在了一个大树的树洞里,而且只有念对了密码才能把宝箱打开。有一天,有一个王子救了一只小兔子,小兔子对王子说:“王子王子,我知道“库企企”小精灵把宝藏藏在哪里,但是离埋宝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很远。你要骑着马走很远很远的路,而且还要翻过很高很高的山,你才会看见一棵大树,当你念对了密码,树洞里面的宝藏就是你的'了。但是你在找宝藏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棵大树,但是只有一棵大树里藏着宝藏。”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见了什么?”
2、出示故事图片,再次复述。
师:“请你们看着图片,再听一次,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
二、音乐游戏
师:“现在老师要跟着王子一起去找库企企的宝藏了,请小朋友们听一听王子的密码是什么?他一共说了几次密码?”
师:“我们先一起来说一下密码好不好?。。。。。。。那谁还记得爬山是怎么样的动作?。。。。。我现在再来爬一次山,小朋友看一看,我爬了几下,才爬了一座山,好不好?”
1、练习爬山及说密码。
师:“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和王子一起去找宝藏,其他的小朋友仔细的看,他做的对不对。”
师:“刚才王子跟我说,他觉得xxx其他都做的很好,就是在骑马的时候骑得不好。因为他骑马一会快一会慢,很难看。现在老师敲一下骑马的音乐,小朋友们说说怎样骑马才最好看。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2、练习骑马。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和王子来找宝藏。前两棵树我和你们一起找,后两棵树,你们自己找。记住要注意节奏。”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风格和结构,理解乐曲AB两段的不同情绪。
2、与同伴合作用身体动作表现对乐曲AB两段内容的理解。
3、萌发欣赏歌剧的兴趣。活动重点:熟悉乐曲的风格和结构,理解乐曲AB两段的不同情绪。
活动难点
与同伴合作用身体动作表现对乐曲AB两段内容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画面
1、出示画面:冬天到了,北风吹呀吹,雪花飘呀飘,飘到地上堆雪人。
瞧:她们堆了两个好漂亮的雪人。
2、堆雪人一定得下雪呀,下完雪后才能堆雪人。让我们一起来听音乐感受下雪和堆雪人的情景。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提问: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你觉得音乐里说了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这首歌曲的前面和后面是怎么样的?哪里下雪了?哪里像在堆雪人?
3、完整欣赏音乐,边欣赏音乐边加上动作表现对乐曲的感受。
三、用东鼓掌哦表现乐曲表达的.不同情感
1、自由跳舞:请小朋友来做雪娃娃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2、情节性表演:请雪娃娃堆完雪人后,在音乐的最后一句两两抱在一起变成雪人不能动。
四、教师简单介绍音乐背后的故事
这段好听的音乐叫《北风吹》,是老师从歌剧《白毛女》中选出来的音乐,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请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有关歌剧《白毛女》,下次我们再来共同欣赏。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活动准备: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 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
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
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 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结束部分 指导语:有客人邀请咱们去伴奏呢!(全体随音乐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