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范文汇总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腊八粥”的相关民俗。有条件的可以找来沈从文《腊八粥》的全文,仔细阅读,对小说全文的大概内容先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们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画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
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此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
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一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
腊八粥
沈从文
主人公:“八儿”
迫不及待
苦苦等待
美妙的猜想
亲见时的惊讶
语文教案 篇2学习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
教学过程
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说明的方法,你能填写一下这张表格吗?(课文中涉及到的尽可能都填上。)
说明的`方法课文中的例子举例子 用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除了课文中的,在其他的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你还能找到吗?
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你还发现什么好方法了吗?试着填一填。
说明的方法课文中的例子举例子 用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除了用表格的方式小结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日积月累
读读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
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和你的同桌说说。
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课外书屋
默读课外书屋的介绍,明确阅读要求。
你喜欢《森林报》吗?挑选你印象最深的章节介绍给同学听。
语文教案 篇3教学要求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
2.进行有关形声字的字词句训练。
3.熟记成语与儿歌。
4.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的字。
5.口语交际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清笔顺。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所有生字。
2.小朋友们能正确认识这些本单元的生字真不错,你们能把每个字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吗?
3.请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检查一下画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记牢了。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画星的字是否会了,并小结检查结果。
5.师:刚才老师让同学们先解决了前几天学习中记得不牢的字,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互相提问,检查是否能用正确的笔顺写字。
三、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同学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题目。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转盘,谁会读这个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丁和谁交上了朋友?
3.出示词语:
4.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5.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你就会觉得这些汉字委有趣。
三、拓展练习
1.师:在汉字中类似的形声字还有不少。
讨论:
2.提问:你能找到以“青”你基础字的'形声字吗?
3.自己用这个方法再认识一组字,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 学习成语歌。
(2) 学习儿歌。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 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 今天,我们学写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字就按什么顺序书字。
(3) 出示:同
3.练习。
4.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图一)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2.(出示图二)图上的李良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谁的姿势正确呢?
三、拓展训练
1.请三按 ……此处隐藏6138个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使人想到什么?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欢后两句的则又可以把思维转换到想像的角度,为什么流珠?喜极而泣?伤心落泪?抑或无穷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②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a.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轻柔地、舒缓地、带点神秘味的反复朗读最后两句,再讨论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想像世界。可让学生对鲛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选择《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这个练习也属于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说,互相补充,培养学生联想与想像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总结课文
① 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② 教师小结。
“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的故事,激发了我们多么精妙的幻想。它启示我们,多关注身边的生活,热爱生活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
4、布置作业
① 熟练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② 想像练习。
在青岛崂山海滨,有一处风光秀丽的旅游景点??石老人。这里因为湛蓝的大海中有一块状如老人的大石头而得此名。请你发挥想像。写一个有关石老人的故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家乡的某一处历史遗迹,或根据自己掌握的民间故事进行拓展写作。
③ 荐阅读:郭沫若诗集《女神》。
5、信息反馈:
语文教案 篇8学习目标:
1、本文的论证方法。
2、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3、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4、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5、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
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莎士比亚说:“思想是自由的精灵。”,法朗士说:“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多说几种。
1、1+1=?2、4+9=?3、5+7=?4、6+18=?
附答案:
1(里)+1(里)=1(公里)
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
5(月)+7(月)=1(年)
6(小时)+18(小时)=1(天)
二、检查预习:
恭喜(gōng)根深蒂固(dì)依赖(lài)孜孜不倦(zī)汲取(jí)持之以恒(héng)锲而不舍(qiè)渊博(yuān bó)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zī):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qiè):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三、整体感知:
1、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
提出问题:(1~2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分析问题:(3~12段)
第一层(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4~5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6~8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第四层(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解决问题:(13段)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2、课文开头的图形揭示了一个什么问题?开头有什么特点?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从生活中的现象谈起;开门见山;通俗易懂。
3、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
因为这个问题很具体,生动形象,又富于针对性,极易引起读者兴趣。
4、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5、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①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6、创造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
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形成的。
7、“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8、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9、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
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关于创造性必需的三个要素,经过课文逐层论述,最后才给出答案,这合乎“分→总”这种思维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10、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11、本文用什么顺序论证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这个中心论点的?
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进行论证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创造思维不是名人的专利,让我们大家也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吧。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2、预习《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